免試放榜 後,如何選擇最適合的高中?分數之外,看方向,免試入學看似簡單,但實際上是整合了會考成績、志願序與均衡學習表現的多元機制。從志願策略到學習環境,逗點帶你理性評估每一個選擇。
六月的桃園,總是充滿著放榜的喜悅與焦慮。當免試入學結果公布,家長群組開始熱烈討論:「孩子的積分、積點可以上哪一間?」「這兩所高中差在哪裡?」
成績揭曉後,真正的挑戰才剛開始。
選擇高中,不只是看成績,更是看孩子未來的方向。
在桃園地區,升學競爭激烈、校別差異明顯,每個分數區間都有數十種可能。而在這場升學迷霧中,逗點教室長期蒐集並分析桃園各高中的會考與免試數據,成為許多家長口中最信任的升學資訊中心。
免試放榜 只是開始,關鍵在於「怎麼選」
免試入學看似簡單,但實際上是整合了會考成績、志願序與均衡學習表現的多元機制。許多家長誤以為分數決定一切,但實際上,真正影響孩子高中三年的關鍵,是學校的課程取向與孩子的學習型態。
例如:
- 有些學校重視競賽與升學實力。
- 有些學校強調語文、設計、科技或國際教育。
這些差異,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群選擇與高中學習節奏。
分數之外:看懂學校的「個性」
放榜後的焦慮,往往來自資訊不對等。以下是家長最常陷入的兩大誤區:
| 常見誤區 | 現象 | 可能後果 |
| 只看錄取門檻 | 認為分數高=品質好 | 忽略孩子特質與適性,導致學習挫折 |
| 跟風填志願 | 聽同學或親友建議就決定 | 缺乏方向感,容易中途轉學或後悔 |
逗點教室的顧問觀察到:「升學不是競賽,而是匹配。」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,遠比進入名校更重要。
免試積分解析:了解錄取邏輯,才能策略選校
對多數家長而言,理解 「免試入學積分」 的計算方式,是整個升學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。免試入學並非單純比分數,而是透過一套綜合評分制度,評估學生在學習與表現上的整體成果。積分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:
- 適性輔導(非學科指標):包含志願序、升涯規劃、就近入學,上限 32 分。
- 多元學習表現(非學科指標):包含幹部經驗、服務學習、比賽獲獎、均衡學習表現與獎懲紀錄等,上限 35 分。
- 會考成績(學科能力):依五科等級轉換為積分(包含作文),上限 33 分,是核心基礎。
這也代表,即使會考成績相近,多元學習表現與志願排序的差異,都可能影響最終錄取結果。
逗點教室免試入學建議
升學不只是分數競爭,更是一場資訊與策略的比拼。唯有清楚理解積分制度,才能幫孩子選出最穩健、最具成長性的道路。
進階閱讀:
- 【桃園會考志願參考】113年至114年會考落點、桃園免試入學放榜、公立高中錄取分數、私立高中錄取門檻、武陵科學班應考關鍵、會考題目答案查詢、成績落點分析、志願選填參考
- 桃園會考落點 懶人包 | 113–114 年桃園各高中錄取分數、志願序參考與升學趨勢完整解析
- 【國中升高中資優】114年考桃園市武陵高中科學班報名簡章、準備資訊與放榜流程
逗點教室顧問的三個選校原則
在陪伴數千位學生選校的過程中,逗點顧問總結出三個關鍵原則:
原則一|以長期方向為優先
高中只是起點。若孩子未來想進理工或醫學相關領域,應優先考量理化基礎與學科競賽機會;若對語言、人文、設計有興趣,選擇擁有雙語課程或專題探究計畫的學校更有發展空間。
原則二|考慮孩子的節奏與壓力耐受度
有些學生在名校的壓力中容易失去自信,反而在中段學校更能穩定發揮。「選擇能讓孩子發揮的環境,而非最難進的環境」,是家長應該記住的準則。
原則三|善用專業顧問的落點與志願分析
逗點教室提供完整的「會考落點預測與專業建議」,結合歷年錄取分數、孩子興趣測驗與人格特質,提供量身建議。許多家長同意:孩子不僅找到合適學校,也釐清了自己未來的方向。
桃園免試入學 放榜常見問題(FAQ)
Q1:若成績不理想,還有其他選擇嗎?
會考沒考好沒關係!逗點建議:到了高中一樣可以重新開始,把握每一次的段考,最後可以用繁星推薦這管道考上好大學。有些學校提供多元學群、國際證照與學習歷程支援,能幫孩子重新累積競爭力。
Q2:孩子的分數剛好在臨界點,該怎麼選填志願?
建議先查看三年內的錄取波動,並採用本文所提到的選填志願攻略。或是盡快預約逗點顧問諮詢,幫你解答疑惑。
Q3:什麼時候該找升學顧問?
建議在會考成績出爐,可以先看資訊即可,心裡有底。真正要看的是區排名,用這個選填志願才是最準確!或者諮詢逗點專業顧問。逗點教室的升學顧問團隊能協助:
- 落點預測與志願排序
- 孩子興趣測驗與職涯探索
- 高中課程銜接與試聽建議


